发布时间: 2024-09-26
来源: 传防科
访问量:
1.什么是狂犬病?
狂犬病(Rabies)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,是由狂犬病病毒(Rabies virus)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。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恐水、畏光、吞咽困难、狂躁等,最后死于呼吸、循环和全身衰竭。
人一旦发病,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,几乎100%死亡。
要强调的是,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。
人感染狂犬病病毒有两个条件:伤口、病毒。
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、抓伤人,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的传播。但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。
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,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、猫科、鼬科、浣熊科、啮齿类和翼手类动物等、以及某些家畜,包括狗、猫、狐狸、狼、豺、豹、浣熊、獴、鼬、蝙蝠等。我国的狂犬病病例中绝大部分为狗或猫引起,尤以狗最多。
高风险动物:1.犬科、猫科;2.野生的食肉性哺乳动物;3.翼手目动物如蝙蝠。
高风险动物~需开展暴露后处置
低风险动物:1.家畜类;2.啮齿类动物。
低风险动物~一般情况无需常规开展暴露后处置
无风险动物:除哺乳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,包括禽类、鱼类、昆虫、蜥蜴、龟、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。
无风险动物——无需启动暴露后处置
狂犬病的潜伏期长可达数月,但也可短为数天。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,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,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。
答案是肯定的,只要在伤后尽早开始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(包括正确处理伤口,正确接种合格的狂犬病疫苗,视情况结合使用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),就可以100%预防狂犬病的发生。伤口处理得越及时,对侵入伤口的病毒的清除和杀灭效果就会越好,因此在伤后的第一时间自己先处理伤口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6.被动物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什么?
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主要包括伤口冲洗、消毒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。
(1)立即冲洗
用20%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、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。如条件允许,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。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。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,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。
(2)消毒伤口
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(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)涂擦伤口。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,应首先予以清创。
(3)注射疫苗
根据伤口暴露情况,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(包括人免疫球蛋白、抗狂犬病血清、单克隆抗体等),并注射狂犬疫苗。
首先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分级,狂犬病暴露分级不是伤口分级,是狂犬病暴露后风险等级的描述!狂犬病暴露分级共三级:
Ⅰ级暴露-无风险暴露
特征:接触或者喂饲动物,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。简单说,有接触、未受伤。
处置:无需暴露后处置,认真清洗暴露部位。
Ⅱ级暴露-低风险暴露
特征:无明显出血的抓伤、咬伤、轻微擦伤(新鲜伤口不易分辨I级暴露和Ⅱ级暴露时,可在受伤部位使用酒精擦拭,如无疼痛感属于I级暴露,有疼痛感属于Ⅱ级暴露)。
延伸: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,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,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被舔也应属于Ⅱ级暴露范畴。
处置:伤口处置及接种疫苗。
Ⅲ级暴露-高风险暴露
特征: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
①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,表现为明显出血
② 破损皮肤被舔舐
③ 开放性伤口、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
④ 直接接触蝙蝠
⑤ 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
⑥ 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。
处置:伤口处置、接种疫苗、根据情况合理应用被动免疫制剂
因为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,因此孕妇被犬猫伤后也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。
研究表明:使用合格狂犬病疫苗一般不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不良反应,不需要人工流产。
伤口处置: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、及时、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。
疫苗接种: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,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;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;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,应于0、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。
被动免疫制剂注射:按暴露前或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,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,暴露或再次暴露后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