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 2025-06-20
来源: 山西日报
访问量:
人生在世,吃喝二字
稍不注意,病从口入
不是我吓唬你
身为一枚吃货的你
一口有可能就炫进6000条寄生虫
是不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?
不要以为这些事离你很遥远
一盘诱人的凉拌菜
香气四溢的烧烤
冰箱里那盘隔夜的剩菜
……
都可能暗藏风险
它就是——食源性疾病
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
今日
“不医样工作室”特邀
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王三桃主任医师
揭开“夺命菌”的面纱
教会你如何安全享受每一餐
食源性疾病 通俗来讲 就是“吃”出来的疾病 是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 感染性、中毒性等疾病 常吃海鲜的沿海吃货与内陆吃货 会得不一样的食源性疾病吗? 专家介绍 要从致病因子和饮食习惯来看 ●有的致病因子是没有的,比如亚硝酸盐,不管在哪里,都有致病风险。 ●有的致病因子有,就比如爱吃鱼的沿海吃货就相对内陆吃货,更容易得一些嗜盐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,比如,副溶血性弧菌。 ●与一些饮食习惯也有关系。比如,大家都知道的黑龙江“酸汤子”事件,但是这个食物对于我们山西人来说是不太会吃。
细菌性食源性疾病
最常见的一类!
是由摄入
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
夏秋季比较多见
动物性食品更容易发生
多数危害不太重
但也有病死率比较高的情况
对于山西吃货来说:
常见的致病菌包括
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
蜡样芽孢杆菌、副溶血性弧菌等
沙门氏菌
常在动物性食品中存在
尤其是猪肉和鸡肉
感染后多数人会在
12-48小时内发病
会肚子疼
拉黄色或者黄绿色稀水样便
严重的会发烧至39℃
金黄色葡萄球菌
喜欢在乳与乳制品中生活
比如冰激凌、奶油蛋糕
有时候也会在米面制品和肉制品中存在
感染后在短时间内发病
会频繁而剧烈的呕吐
副溶血性弧菌
喜欢“海产品”
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物流的发展
山西省的吃货们也需要小心了
不光是吃海鲜
如果用存放或处理过生海鲜的厨具
直接制作和存放其它直接入口的食物
也可能会感染它呦
以上这三种比较常见
造成的后果多数不太严重
下面几个比较可怕
米酵菌酸
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毒素
耐热性极强
用开水煮也难以破坏
并且目前还没有特效解药
一旦中毒
病死率高达40%至100%
喜欢存在于
变质的发酵米面制品和变质木耳中
著名的“酸汤子”事件的元凶就是它
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
老年人和小孩感染后
可能出现脑膜炎
而孕妇感染后
能引起胎儿感染
造成胎停、流产等严重后果
号称“冰箱杀手”
肉毒毒素
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
一旦中毒
病死率是较高的
谨慎选择网购即食食品
不购买、不食用
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
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、发酵类食品
旅游、出差时
从当地门店、市场等购买的
散装熟肉制品不建议选择真空包装
●购买关 到正规商场或超市选购; 不认识的野生菌类、野菜和野果不食用; 适量购买,尽量保证食品原料新鲜。 ●加工关 加工食品前,要彻底洗净双手; 生熟分开加工, 直接入口生食的水果、蔬菜,要彻底清洗; 煮制肉制品、加工豆角、豆浆等食物时,要烧熟煮透。 ●存储关 剩余食物和食材要及时冷藏(冻); 放入冰箱时,最好使用有盖的容器; 量比较大的食材,建议按照每次食用的量分开保存; 杀虫剂、添加剂等药物存放时,与食物分开存放,避免误食误用。
●就餐关
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;
尽量不要生食肉类、海(水)产品等食品;
不建议加工食用野蘑菇、河豚;
使用公筷公勺,注意个人卫生。
王三桃主任医师讲: ●第一时间就医; ●要留存剩余食物、呕吐腹泻物及票据; ●呕吐物或者腹泻物,要及时打扫干净并进行消毒; ●遇有关部门调查,做好配合工作。
吃货们
听了讲解后还敢乱吃么?
王三桃,主任医师;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协调办公室主任;疾控机构现场流行病学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家级师资;山西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;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卫生信息学会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理事;山西省食品药品安全专家;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山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;山西省营养学会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主任委员。
来源:山西日报
编辑:王慧
审核:张庆